行 1: 行 1:
 
<div class="container">
 
<div class="container">
<div style="float:left">=玻尿酸注射=</div>
 
<div class="CategoryLinkContainer"> </div>
 
 
<div class="row">
 
<div class="row">
 +
 +
<div class="col-md-12">
 +
=玻尿酸注射=
 +
{{CATEGORYTAG}}
 +
{{漸層水平線}}
 +
</div>
 +
 +
<div class="col-md-12">
 
<div id="slide001" class="Slider"><div  style="margin:auto;max-width:950px;width:100%">[[Image:Injection-Hyaluronan-Cover.jpg|class=img-responsive|link=]]</div></div>
 
<div id="slide001" class="Slider"><div  style="margin:auto;max-width:950px;width:100%">[[Image:Injection-Hyaluronan-Cover.jpg|class=img-responsive|link=]]</div></div>
 +
 
</div>
 
</div>
 
</div>
 
</div>
 +
 +
  
 
<div class="container">
 
<div class="container">

於 2013年12月15日 (日) 07:32 的修訂

玻尿酸注射

漸層水平線

Injection-Hyaluronan-Cover.jpg


手術介紹

玻尿酸注射是將原本就存在於人體真皮層結締組織膠原蛋白纖維之間的玻尿酸 [1] ,以高分子聚合物的方式,作為填充物注射至人體組織之中,不同長度大小的玻尿酸聚合物分子其所產生的效果和填充作用也有所不同。 [2]

最早做為皮膚保濕劑的玻尿酸高分子,具有強大的含水能力,可以吸收超過其體積數百倍的水分。美容醫學使用的針劑具有此特性,隨著含水之後玻尿酸體積增加,玻尿酸顆粒在組織內做為支撐物,造成在外觀上使皮膚呈現豐潤飽滿的狀態,可以在術後見到明顯效果。

玻尿酸是人體本身就具有的物質,注射於皮膚之中相較於其他注射素材如矽膠維晶瓷,對於人體組織的刺激和傷害較小,且幾乎無副作用,但也因為如此,隨著時間的經過,玻尿酸會被人體逐漸吸收,原本豐潤的效果會漸漸消退,因此若要持久的效果,就需要定期施打。

一般而言,玻尿酸術後最佳效果的時效大約為半年,但是也可能因為個人身體代謝狀況時間有所增減。最短4個月,最長可以至兩年。年輕的成人因為代謝較快,或因為氣溫較高造成臉部血液循環增加,都有可能影響玻尿酸注射之後維持時間的長短。



玻尿酸

玻尿酸,學術名稱稱之為透明質酸 ( Hyaluronic acid,HA ),化學表達命名為聚醣醛酸。

1930年代在牛眼球中的晶狀體被萃取出來並被賦予名稱 [3] ,其學名 Hyalur 為希臘文,代表水晶之意,Uronic Acid 則是其化學式醣醛酸。

會與尿酸混淆是早期的翻譯錯誤,是因為尿酸 ( Uric Acid ) 與醣醛酸 ( Uronic Acid ) 英文相近導致,玻尿酸本身與尿酸沒有任何關係,生物活性與生化反應扮演的角色也非常不同。

玻尿酸在常溫狀態下,與水混合之後會呈現如同凝膠的狀態,玻尿酸的大型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強的親水性,可以涵養超過其分子體積500倍的水分,作為美容醫學注射的填充物提供支撐力,可以做為修補凹陷和去除皺紋之用。

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體內的玻尿酸總和大約為15公克,其中三分之一會被身體每天代謝並更換。 [4] 在人體中玻尿酸的聚合物是細胞基質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集中於關節神經元以及皮膚的結締組織中。




Hyaluronic Acid.jpg玻尿酸在常溫下與水混合的凝膠,後方是玻尿酸粉末


漸層水平線

玻尿酸促使的生化反應

玻尿酸在生物體具有特殊的活性 [5] ,除了作為細胞基質的成分之外,亦參與許多不同的生化反應,玻尿酸分子會與人體細胞外層的細胞膜上的CD44受體結合驅動之下, [6] 在細胞組織發炎反應的初期階段扮演重要的角色。 [7]

發炎反應並不是完全負面狀況,實際上發炎反應其實是組織修護與再生中很重要的一環。 [8] 過程中,體液逐漸浸入集中於反應發生的組織,造成該組織的細胞團塊開始游離,老舊或破損的細胞在這遊離的過程之中,細胞膜的受體會與組織液的蛋白質結合,啟動細胞自戕機制而破裂,最後被巨噬細胞代謝。

凋亡的細胞會釋放出特定的細胞因子使附近的組織幹細胞團活性提高,開始分裂出新的細胞,生長並更新組織。此時組織附近血液的生長因子濃度提高,膠原蛋白纖維開始集中,構築細胞可以攀附生長的骨架。 [9]

圖中顯示玻尿酸注射之後皮膚組織切片的顯微照片,白色透明的大型顆粒為玻尿酸,紫色斑點為細胞核。

可以見到玻尿酸顆粒與細胞親合的密集度較高,細胞與玻尿酸顆粒之間的間隙比較小。




Hyaluronic Acid in skin tissue.jpg玻尿酸顆粒在組織中的顯微照片 [10]


漸層水平線

玻尿酸的療理程序

以皮下注射來說,注射玻尿酸之後,該部位會發生輕微的發炎反應,發炎反應發生後期階段,組織開始更新 [11] ,而玻尿酸高分子作為細胞生長的基礎,為新細胞提供可以附著生長的空間,自然可以達到更新皮膚細胞,使皮膚變年輕的效果。

另外比較有趣的是,玻尿酸雖然會促進發炎反應的發生,但是卻也同時扮演緩和發炎反應的角色 [12] ,隨著玻尿酸開始連結膠原蛋白和其他細胞基質分子,玻尿酸將會促使炎性組織的安定化,幫助其生長,最終緩解發炎反應。 [13]

在細胞遷移扮演的角色

玻尿酸的游離分子促使細胞遷移機制的發生 [14] ,另一個原因是游離的玻尿酸分子會導致細胞基質化學分子的降解,促使細胞間隙加大,使得組織液進入細胞之間,促成細胞遷移的發生,這個步驟將會引發後續一連串的生化反應。




360px玻尿酸商品舒顏萃 Sculptra 注射之後組織顯微照片 [15]


漸層水平線

不同大小的玻尿酸分子用途

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分子所造成的生理反應也有所不同。 [16] 一般而言,分子量百萬以上的高分子玻尿酸,主要是當作高分子吸水保濕劑,因為分子鏈越高,可以含水的體積就越大,常作為保濕的目的使用。 [17]

數萬到幾十萬的分子量的玻尿酸高分子,會跟皮膚或特定組織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對老化的細胞促進更新的效果。 [18]

幾千到數萬間的相對低分子的玻尿酸分子團,具有誘發免疫發炎反應和促使血管增生,以及促成傷口癒合。 [19]


圖中顯示為玻尿酸的基本單位分子,右方為D-葡萄糖醛酸,左方為N-乙醯葡糖胺,玻尿酸高分子透過兩端的氫氧基加成反應鏈結而成。




Hyaluronic Acid mocule unit.jpg玻尿酸分子的基本單位,數十個到數萬個玻尿酸分子聚合成為不同大小的高分子,有著不同的生化作用


漸層水平線

玻尿酸的生產製造

玻尿酸的生產方式主要來源為以下三種,以分子大小和動物生物性親合度來作為品質參考評估。品質最高的是動物組織提煉,主要原料是雞冠和牛眼等,但是這種方法提取率極低,分離過程複雜,致使價格昂貴,且因為來自於動物組織,可能有受病毒或疾病的汙染,但是因為是來自於動物體組織,其生化活性較高,分子的網格結構也比較完整,可以預期比較好的效果。

作為美容醫療原料的玻尿酸,大量生產的方式則是利用微生物發酵法,以葡萄糖以及其他單醣作為碳源發酵液,加入鏈球菌、乳酸球菌類或者枯草桿菌培養生產,分子大小和生物活性相較於動物組織提煉小,但是因為製程控制的因素,受到疾病和病毒汙染的機會較低。

而作為工業原料的化學合成法採用天然的聚合反應,使用多糖類聚合物,以不同工藝進行有機化合物的加成反應,製造成本相對較低,但是造成網狀的分子大小也較小,生物活性較低,潔淨度和純度也不高,途侷限於工業原料使用。




Hyaluronic Acid Production in Bacillus subtilis.jpg使用枯草桿菌以微生物醱酵法製作玻尿酸的培養照片

A為生產玻尿酸的菌種RB161 的菌落,B則為一般枯草桿菌。 兩個對照組都是使用以葡萄糖為碳來源作為培養基。 [20]


漸層水平線

動物性與非動物性玻尿酸

做為醫療用途的玻尿酸,在美國被規範為非動物性來源的玻尿酸 ( NABHA, Non-Animal-Based Hyaluronic Acid ) 以及動物性來源玻尿酸兩種 NBFHA (Non-Bacterial-Fermented Hyaluronic Acid ) ,後者字面上之意思為非微生物發酵玻尿酸。

隨著今日製造工藝的進步,醫療用的非動物性來源玻尿酸和動物性來源玻尿酸的效用差異已經減少。動物性來源玻尿酸有受到疾病汙染之虞,而微生物發酵生產的玻尿酸今天也有更大分子的成熟產品,價格上也因為製作過程複雜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1. Tammi R, et al.,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1989, 92: 326–332
  2. 邱品齊,保養品真相大公開6:你所不知道的藥妝品—皮膚科醫師特選篇,大境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3月。P. 27-28。
  3. Meyer K, Hobby GL, Chaffee E, Dawson MH (January 1940).
    "THE HYDROLYSIS OF HYALURONIC ACID BY BACTERIAL ENZYMES".
    J Exp Med 71 (2): 137–46.
    PMID 19870951.
  4. Stern R (August 2004). "Hyaluronan catabolism: a new metabolic pathway".
    Eur J Cell Biol 83 (7): 317–25.
    PMID 15503855.
  5. Bio-skin FAQ
  6. Wayne D. Comper, Extracellular Matrix Volume 2 Molecular Components and Interactions, 1996,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7. Wisniewski H. G., et al.,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1996, 156: 1609–1615
  8. Martin P, Leibovich S. Inflammatory cells during wound repair: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Trends Cell Biol. 2005, 15 (11): 599–607.
    PMID 16202600.
  9. Cotran; Kumar, Collins (1998). Robbins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mpany. ISBN 0-7216-7335-X
  10. Atlas of Foreign Materials: Hyaluronic Acid
  11. Toth, M. J. (29 December 2004).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skeletal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relation to markers of immune activation".
    AJP: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288 (5): E883–E891.
    doi: 10.1152/ajpendo.00353.2004. PMID 15613683.
  12. Tammi R., et al.,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1988, 90: 412–414
  13. Foschi D.,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Tissue Reaction, 1990, 12: 333–339
  14. W. Y. John Chen and Giovanni Abatangelo, 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1999, 7: 79–89
  15. Atlas of Foreign Materials: Hyaluronic Acid
  16. 邱品齊,保養品真相大公開6:你所不知道的藥妝品—皮膚科醫師特選篇,大境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3月。P. 27-28。
  17. Tesar, B. M.; Jiang, D.; Liang, J.; Palmer, S. M.; Noble, P. W.; Goldstein, D. R. (2006).
    "The Role of Hyaluronan Degradation Products as Innate Alloimmune Agonists".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6 (11): 2622–2635.
    doi: 10.1111/j.1600-6143.2006.01537.x.
    PMID 17049055
  18. Matou-Nasri, S.; Gaffney, J.; Kumar, S.; Slevin, M. (2009).
    "Oligosaccharides of hyaluronan induce angiogenesis through distinct CD44 and RHAMM-mediated signalling pathways involving Cdc2 and gamma-adduc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35 (4): 761–773.
    PMID 19724912.
  19. Kaya G. et al., Genes & Development, 1997, 15: 996–1007
  20. Hyaluronic Acid Production in Bacillus subtilis
取自 "https://www.camaybeauty.com/index.php?title=玻尿酸注射&oldid=475"